廣告
xx
xx
回到網頁上方

健檢正常≠沒有風險!「3致命癌症」不易發現 醫示警:主動篩檢

編輯 陳希潔 報導
發佈時間:2025/06/18 09:14
最後更新時間:2025/06/18 09:14
健康檢查-勞工健檢-癌症篩檢-聯安洪育忠-健檢勞基法
健檢規劃需考量個人風險,才能及早發現、處理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為了保障勞工健康,《職業安全衛生法》規定,雇主應對新進員工實施體格檢查,在職員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。不少勞工收到健檢報告顯示正常,就沒有再細究,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,許多癌症在初期幾乎無症狀,等到發現時常常已非早期,尤其與飲食、環境與老化有關的三大癌症逐年增加,更需要透過主動、精準的健檢工具,以免延誤治療時機。

洪育忠指出,不少人習慣「等到不舒服再看醫生」,勞工健檢的內容多為基本生理數據及工作適能,無法有效評估癌症風險或做到早期偵測。曾有患者多次勞工健檢都甚少紅字,自覺身體健康,直到進行無痛腸胃鏡的進階健檢後,才發現腸道中潛伏神經內分泌腫瘤,所幸發現得早,風險大幅降低。

 

洪育忠進一步提到,近年癌症型態正在改變,過去常見的子宮頸癌、肝癌等病毒相關癌症,因疫苗接種與篩檢政策推廣而減少,反倒是肺癌、乳癌跟大腸癌等變得更普遍,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,傳統胸部X光也難以發現細微變化,「有些癌症的發生率已經高到即使沒有家族史,也建議每個人在適當年齡時至少做一次篩檢」。

根據聯安健康管理中心的健檢數據,2023至2024年間,健檢發現最多的癌症類型正是乳癌、肺癌與攝護腺癌,若在初期就發現異常,以2024年資料為例,乳癌0至2期比例達100%,肺癌0至1期為78%,攝護腺癌0至2期則為86%。

洪育忠強調,以前發現癌症常是3、4期,現在多是早期,代表透過健檢工具提升與策略優化,確實提高早期發現的比率。有效的健檢規劃應從專業諮詢與風險分析開始,依個人家族史、生活型態和健康狀況選擇重點檢查項目,初次健檢者或已知有潛在風險者,可以一次性安排全面完整的檢查。年輕人也不要輕忽風險,有癌症家族史、長期抽菸喝酒、未接種HPV疫苗、B/C肝帶原、腸胃不適或糞便潛血反覆者,更應及早安排健檢。
 
 

《TVBS》提醒您:
◎吸菸有礙身體健康,戒菸專線0800-636363
◎吸菸能導致肺癌、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

◎飲酒勿開車!飲酒過量,有害健康,請勿酒駕
◎未滿18歲者禁止飲酒

 


「癌」警訊不可不知

#健康檢查#勞工健康檢查#勞工健檢#聯安洪育忠#健檢勞基法#癌症健檢#癌症篩檢#癌症前兆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343

0.0573

0.19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