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架中國與俄羅斯的轟炸機,周三聯手進入美國阿拉斯加的防空識別區,引發美方高度警戒。美國防長證實,四架中俄戰機都沒有進入領空,沒有構成安全威脅,但強調未來若再次發生類似事件,美軍隨時做好準備應對。這已經是中俄兩國在去年8月後,第二次聯手逼近美國阿拉斯加附近海空域,凸顯中俄之間的軍事合作加倍緊密,在當前烏俄戰局仍持續的情況下,事件外界提高戒備態度。
2架解放軍「轟-6」,以及2架俄羅斯「圖-95」,總計四架中俄兩國最大型、而且有能力掛載核彈的轟炸機,週三(7月24日)進入美國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(ADIZ)。
北美防空司令部(NORAD)立即追蹤,並派出美軍F-16與F-35,以及加拿大CF-18戰機升空攔截。
美國國防部長 奧斯汀:「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,這兩個國家這樣一起飛(指進入阿拉斯加ADIZ)。他們沒有進入我們的領空,我認為最近的接近點,離我們的海岸大約還有200英里(約320公里)。」
奧斯汀坦言,雖然這是第一次看到中俄轟炸機共同進入阿拉斯加附近空域,但美方對此並不感到意外。畢竟早在去年8月,中俄兩國就曾派出高達11艘軍艦組成的聯合艦隊,進入阿拉斯加附近的阿留申群島海域。當時美方也曾派出四艘驅逐艦與戰機監控。
CNN記者(2023.09):「這些船隻並未對美國或加拿大構成威脅,而且最重要的是,它們留在國際水域。」
這次進入美國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的中俄轟炸機,也同樣都在國際空域活動,儘管美方強調,不會對美國或加拿大構成安全威脅,但中俄這番聯手,確實不尋常。
CNN記者:「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曾表示,中方有意與俄方合作向(太平洋)北面推進,他也預測今年內會出現像這樣(中俄聯手北上)的事情出現,問題只是出現的頻率以及何時出現。」
事件更顯示,中俄這兩個集權國家間的軍事合作,已經加倍緊密,各方必須提高警戒。
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(C.Q. Brown):「我們國防戰略明列的五大挑戰,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、俄羅斯、伊朗、北韓與暴力極端分子。這五大挑戰如今都很活躍,而且持續增加協作互動。」
中俄戰機這次的聯合行動,雖然沒有被美方視為威脅,但奧斯汀強調,美方將持續加強監控,中俄未來若要執行更多類似任務,美方將隨時正確回應。
美國國防部長 奧斯汀:「你可以猜測得到,類似的事情(中俄聯手北上)可能是事先規劃好的。但我要告訴你的是,每當有人要這要做的時候,我們都準備好做對的事。」
至於中俄戰機聯手進入美方周邊空域的時間點,則頗耐人尋味。
因為中國外長王毅,前腳(7月24日)才剛邀請遭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訪問北京,試圖展現北京作為烏俄戰局調解人的姿態。
烏克蘭總統 澤倫斯基(07.24):「這(中烏外長會談)是一個明確的訊號,顯示中國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主權,這也證實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告訴我的,中國不會向俄羅斯提供武器。」
沒想到後腳,中俄兩國卻藉由轟炸機聯合行動,展現緊密的軍事連結。王毅更是在結束與烏克蘭外長的見面後,馬不提停蹄地趕到寮國,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藉參與東協外長會名義,展開雙邊會談。
中國大陸外長 王毅:「我們願意同俄方一道共同維護好以東協為中心,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架構。」
嘴上雖然說著要維護東協的開放包容合作架構,但同時更強調中俄兩國,要互相維護各自的核心利益,始終成為彼此發展振興的同路人與好夥伴。
俄羅斯外長 拉夫羅夫:「中俄之間的綑綁紐帶,正如部長您所說,就是努力建構一個更公平的多極世界秩序。」
拉夫羅夫不但表明有意與中方聯手重塑國際秩序,還透露雙方已就歐亞大陸實施「新的安全架構」進行了討論,但沒有詳細說明這個架構的內容。
同時,拉夫羅夫也以不點名方式暗批美國,稱有「某些國家」透過政軍機制建立起「狹隘聯盟」,意圖破壞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。
中國大陸國防部發言人 張曉剛:「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,7月25日,雙方在白令海相關空域,組織了聯合空中戰略巡航。此次行動不針對第三方,與當前國際地區局勢無關。」
北京當局在中俄聯合行動當天的通報,則用「白令海空域」,刻意迴避提到美國防空識別區。還強調這是中俄兩軍從2019年以來第八次聯合巡航,試圖透過模糊行動地點,以及例行軍事安排的說法,來淡化中俄戰機聯手逼近美國空域的影響。
然而中國與俄羅斯日益升級的軍事合作,也讓美國與盟友之間的關係更緊密。
美國海軍陸戰隊輪換部隊指揮官 布萊恩馬爾維希爾:「我們更加關注與澳洲國防軍的互操作性。」
美國如今就加速協助澳洲達爾文的空軍基地擴建,以便增加美軍向南海投射力量的能力,來應對北京當局在當地獨斷行徑,有可能擦槍走火引發的危機。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