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、16日,接連兩天發生芮氏規模5.7和6.3的地震,讓不少人覺得,怎麼現在地震規模那麼常在5以上,0403強震的恐懼又再度來襲,有學者示警,近年來花蓮地區地震頻繁,台灣要密切注意東部外海的琉球海溝,因為一旦發生海溝型地震,規模可能達到8,而台北就是會被劇烈影響的區域,有可能很多建築倒塌或受損,但台灣對於海溝型地震的了解還不夠多,需要投注更多研究資源,以日本來說,他們多年來都在監測南海海槽,因為有可能發生規模9的強震。
台大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吳逸民:「0403的這個地震引發了很多的這個餘震,這個地震達到7.2左右,那事實上在美國地質調查所,這個地震的規模可能可以達到7.4,所以就是說它帶出來的,一定帶出來很多(規模)5、6的這個餘震,所以整體整個台灣,這個地震活動就會比較偏高,因為這個這麼大的一個地震,就是說它在地底下破裂,那周遭的這一些的應力的調整,會慢慢要調整。」
就像人有傷口復原需要一段時間,而這3、4年花蓮地區地震比較多,也讓學者示警,要留意花蓮外海300公里的琉球海溝型地震,一旦發生可能就是規模8。
中央大學教授李錫堤認為,政府不能輕忽海溝型地震,李錫堤教授說歷史記錄上琉球海溝地震在1815年、1920年時曾發生過,如果看它的週期有可能2025這幾年會再發生,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研究去了解它,當年921地震搖了超過1.5分鐘,403地震是搖了差不多1分鐘,但海溝型地震一發生,可能在台北搖到3分鐘,那就可能會有很多房子倒塌。
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:「(1985年)墨西哥地震同樣是海溝型地震大概400公里外,傳到陸地的墨西哥市,沿途災害不大,但是傳到墨西哥市,那個市區有近半(三分之一)的大樓倒塌(被破壞),(國外)學者是說這個叫做雙重共振,因為墨西哥城跟那個,我們那個台北盆地是一樣,甚至更差,我們是沉積物他是火山灰,有很厚很軟弱的火山灰,那個遠遠的震波,尤其是海溝型地震那個震波是低頻的,那會先跟那些火山灰地層起共振。」
台大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吳逸民:「琉球隱沒帶靠近台灣的這個部分,如果會動的話,它的規模大概8左右,這個規模8的地震,那對台北來講,就是說這個隱沒帶發生的時候,對台北這種北部來講,可能是需要注意,對國家這個政府單位來講,是我們很需要加強的一個部分,就有一個海溝或外海的這種的調查,這個是我們要需要加強的,尤其相對於像前一陣子大家提到的,日本的這個南海的這個地震區發出的警訊,那日本事實上關注這個,他南海海槽的這個區域隱沒帶,已經關注了非常多年。」
日本對於南海海槽發生地震的風險,全國是傾注極大資源去監測防範,但台灣面對琉球海溝地震,目前所知還是太少,學者表示雖然不見得是百年週期,那到底是什麼必須要追蹤,而台灣地震頻繁要密切注意的還有火山爆發。
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正洪:「那種大的地震產生,其實對我們來講,都會有一點要提高警覺性,也就是說因為地震就會產生地表或地殼搖晃,那在火山地區,它底下就是有岩漿庫,所以你那個搖晃有時候可能就像我們搖那個香檳那樣,我們如果很用力搖,那香檳裡面的氣體就會壓力增大,它可能就會噴發,但是這個不是一定會,要取決於說那個香檳或那個岩漿庫,它是不是快要壓力已經快要到臨界點了。」
中研院學者林正洪表示,目前大屯山跟龜山島的活火山都在監測中,而火山噴發會有前兆可以提前做準備,不像地震說來就來,但地震和火山活動是互相連動的,台灣在地震的憂患準備上,還需要做更多努力才能與震共生。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