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紅小玉曾因使用AI換臉技術,將名人的臉換置成不雅片上網兜售牟利,國教行動聯盟認為,近期教育部積極推動AI教育政策,但卻缺乏建立倫理規範,可能讓學生暴露於偏見、歧視,且可能具潛在犯罪風險,呼籲教育部不要操之過急。
教育部近日積極推動AI教育政策,包括成立「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」整合台大等25所大專校院組成「AI聯盟」,提供學生跨校修讀人工智慧課程,並將推動高中AI多元選修課程,在國中小積極推廣AI教育,辦理「AI菁英爭霸賽」等政策措施。
AI顯然是趨勢,不過國教盟卻憂心的指出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21年11月23日發布「AI倫理建議書」,是首部由193個聯合國成員國家共同通過採納有關AI倫理的全球性協議。這部建議書明確指出AI的危險存在於「越來越多的性別及種族偏見,對隱私、尊嚴和機構組織帶來重大威脅,大規模監視造成的危險,以及執法中使用越來越多不可靠的AI技術。
不過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一套通則標準來解決這些問題,國教盟舉例,先前小玉利用AI換臉犯罪事件、義大利政府曾因使用ChatGPT造成個資外洩與隱私疑慮、甚至南韓當地也發現大量使用AI偽造的色情影像等。
國教盟認為,在校園舉辦的AI型競賽,若無有效控管,可能導致不健康的競爭氛圍,學生恐為了獲得勝利跨越道德底線,反而為未來犯罪行為提供溫床。因此建議教育部在推動AI同時,「應優先制定明確的AI倫理框架與使用規範」,應將拒絕偏見歧視、防止犯罪、提高學習動機作為優先考量,而非僅僅追求科技創新。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