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你想住漁村嗎? 經濟變遷人口外流外地人助延續文化傳承

記者 謝宜倫 / 攝影 鍾德榮 報導
發佈時間:2024/10/27 20:53
最後更新時間:2024/10/28 10:34

台灣有將近300個漁港,靠海維生的住民,就形成聚落,但受到經濟變遷,漁村人口外流,想要留下年輕人好難,只是有一群人明明不是本地人,卻深深受到漁村生活的吸引,像在新北市的馬崗漁村,樸質的生活型態,在一個外地人舉家搬進漁村後,開了家小咖啡店,漸漸的有了觀光客,現在和當地居民合作,辦了各式各樣的導覽體驗活動,讓都市人可以深入看到漁村的美。

圖/TVBS

 
鳳嬌阿姨vs.遊客:「煮粥很好吃,燙一燙就可以吃了。」

像是在介紹自家廚房似的,因為天天與海為伍,是鳳嬌阿姨的生活日常,她可是台灣海女。

鳳嬌阿姨vs.遊客:「阿姨我想問一下,你潛的區域有多大,就從哪裡到哪裡,那邊都可以,然後那邊也可以,大部分都是在這個地方。」

 
從13歲就開始下海討生活,同樣的也是在海裡採集海產,和日本韓國的海女不太一樣,她們是在近海作業主要海菜與貝類,體驗海女文化成為這裡的特色,但這項技能已經要漸漸失傳。

海女:「一百多個人來報名選六個,有來海女有來跟我們學,也有畢業啊,我就跟他們講說,你們沒有嫁來我們這邊,學一學也沒有不可能來做啊,來嫁我們這邊的人,我們這邊也有大學生啊,也有在教書的啊,自己也在開店的有漁船啊。」

就在台灣極東的漁村馬崗,因為交通極不方便,除了釣客就是貓奴會知道的秘境,隨著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變遷,人口不斷外移,漁村凋零窘境浮現,特有的石頭屋建築也一棟棟的消失,僅存一小部分。

但就是這獨特的景觀與型態,再加上國內輕旅行一直都很盛行,透過地方夥伴規劃下,讓更多人知道馬崗漁村,親近漁村生活導覽體驗活動,在這裡慢慢地發展起來。

這幾年來漸漸的大家來到馬崗,不單只是來吃海鮮,重點為了來更了解這個漁村。

記者謝宜倫:「東北角風景區非常大,一路從卯澳馬崗再到萊萊,其實受到少子化,再加上漁村沒落的影響,曾經荒廢了好長一段時間,不過也因為這邊的風景非常的美,吸引了財團想把這裡開發為度假村,所以有一群人在默默做的事情,就是想要怎麼把漁村文化保存下來。」

現場討論:「我們這邊亮點計劃有申請,那時候有三個案子,一個是那個卯萊古道,就是古道健行。」

 
圖/TVBS

一開始是他游伯軒退伍軍人,和太太環島時誤打誤撞,來到這個清幽的馬崗漁村,明明不是本地人卻一見鍾情愛上這。

咖啡店老闆游伯軒:「第一次到馬崗的時候覺得很驚豔,怎麼有新北市有一個地方,應該是說台灣怎麼會有一個漁港,是在我的印象中沒有那麼的髒臭亂,或是整個漁港全部都是海產店,的那種印象怎麼這麼跳脫的地方,然後我就跟我太太就吵著要住這裡。」

不僅舉家搬到馬崗,還開了家最東邊的咖啡店,定居後跟村民熟了,發現這裡更加可愛迷人,開始著手規劃幫助活化漁村,讓馬崗漸漸的有些人氣。

咖啡店老闆游伯軒:「因為我們當初來的時候,其實大家對於自己居住的環境,很不以為然就說這也沒啥啊,就是這種地方破地方這麼遠,然後又沒有工作機會,然後就石頭屋也沒什麼,就海啊也沒什麼,但是現在不一樣,現在就是因為遊客多,所以遊客來的話,都會跟當地居民買個東西順便聊個天,哇你們這邊好漂亮石頭屋好棒,所以居民們就是對於自己的認同感,就是又更上好幾層,他們覺得哇對住在這邊真的是驕傲。」

而且三貂角協會以及志工們,每天仍然繼續努力著,希望讓這裡可以持續被看見。
 

理事長:「想的就是說,稀有植物啦、海濱植物啦、藥用植物啦,如果這些如果做起來,然後配合我們現在協會有導覽的活動,這樣子就可以讓來遊玩的遊客,多面向的一個去體驗,海有山有還有一些知識性的東西。」

但如何吸引觀光以及保存這份清幽,兩者中要找到平衡點,他們反覆在內心持續拉扯著。

而這樣的促進漁村經濟轉型,提高能見度,台灣島國四面環海下,每個海岸與漁村,有著各自不同的樣貌,像在台南七股,則是有漁塭型態的生產型文化。

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:「他們家魚塭比較特別,就是他們是用生態混養的方式,所以其實除了烏魚之外,混養白蝦虱目魚,然後泰國蝦石斑魚,都在同一個池子裡,透過共生的方式,去讓他們的原鄉生態平衡的這樣概念。」

同樣的其實她也不是台南人,從讀大學後,因此愛上這裡。

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:「因為應該說我以前也是一個消費者,然後我對於生產的過程很不瞭解,所以透過跟漁民訪談跟認識的過程當中,我知道說這些養殖的過程很有趣,它其實需要很多的專業,那瞭解這個過程之後,我也想要把這份算是喜悅,或這件有點很有趣的事情告訴大家,讓大家一起了解。」

在學校學的是都市計畫,想把研究工作具體實現,學校同學變成工作伙伴,他們把漁業養殖的無形文化翻譯成,讓大家易親近的導覽活動。

圖/TVBS

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廖宜霈:「那我們做的事情,就是讓這個地方透過食魚教育,或者是透過生態導覽,或者是社區解說這些,讓當地居民也可以參與其中,然後對自己的住的地方有更認識之外呢,他甚至還可以自己去講給別人聽,我覺得這個是他們,在我感覺說最大的改變,而且他們在講的時候是真的覺得,我可以講耶這個地方真的不錯,你們不要外面都只覺得我們只有鹽山,七股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。」

因為你平時在餐桌上吃的魚蝦,怎麼來的,經歷多少時間成長,漁民如何養殖收成,為什麼賣這個價錢,他們直接把你帶進魚鄉,一次全面了解。

漁業署:「包括鯖魚、包括黑鮪魚、包括萬里蟹,都有相關的漁業資源的,保育的相關的措施,我們希望讓這些保育措施,結合這樣產地的,漁村的文化的節慶,讓民眾知道說我們消費這樣的一個,這個漁產品,是一個永續的漁產品。」

四面都海從南到北由西到東,各個角落都有漁村聚落,漁業署也著手改善漁港環境,串聯周邊景點,從體驗漁村到觀光漁港,像是基隆從潮境公園到海科館,以及八斗子,形成一整串的觀光廊道,或是新竹利用風城特有的大風,發展出風箏節,讓遊客來這不只是為了海鮮,能更深一度的旅遊。

漁村雖然是漁民的生活場域,隨著時代推進,一步步的轉型,讓這單純的魅力,得以繼續傳承下去。
 
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

👉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?

👉半顆高麗菜破百,極端天氣惹禍

👉這4電器吃光荷包!教你省電祕訣



世界翻轉中

#世界翻轉中#漁村#轉型#觀光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778

0.1179

0.29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