執政12年的以色列「尼坦雅胡魔法」開始煙消雲散,國會通過右翼政治領袖班奈特組閣。成色駁雜的新政府須設法延續互信並且開創新局,否則尼坦雅胡影響力將會陰魂不散。
戰無不勝的尼坦雅胡(Benjamin Netanyahu)幾年前可能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一天。
他曾經挺過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要求對巴勒斯坦人讓步的壓力,2015年還公然反對列強與德黑蘭達成核子協議。雖擋不下通稱「伊朗核子協議」的「聯合全面行動方案」(JCPOA),他卻從繼任歐巴馬的川普那裡得到華府承認耶路撒冷為國都、退出核子協議、幫以色列跟阿拉伯國家「喬」關係等豐厚犒賞。
尼坦雅胡還成功地對伊朗進行「影子戰爭」、讓對巴勒斯坦的長期衝突逐步沸騰。相較於執政前,他掌權期間以巴關係毫無改變,沒有外交突破也無領土兼併。但是執政風格可能已經害他作繭自縛,拜登政府對尼坦雅胡態度沉著而無熱情,他和川普的密切關係則讓一大票美國民主黨人對他敬而遠之。
尼坦雅胡自2019年起無力掌握國會過半,經過4場無定論大選後,在野勢力終於拼湊出由8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,凸顯再來一場大選著實會令人反感。領導右翼聯合黨(Likud Party)逾15年、在大選中連戰皆捷而贏得「比比王」(King Bibi)稱號的他可望成為在野領袖。比比是尼坦雅胡的小名。
但是不肯認輸的71歲長命總理彷彿美國前總統川普上身似的,甚至連以色列上演「史上最嚴重選舉舞弊」這種話都講出口。他把自己掌權或失勢跟以色列存滅劃上等號,甚至自比「出埃及記」中公元前13世紀猶太人民族領袖摩西。
貪腐官司纏身、困獸之鬥中的尼坦雅胡當時說,「沒有比摩西更偉大的領袖」、「想想上帝是怎麼對付反對派的,你們看上帝對摩西的對手做了什麼」。
舊約聖經記載,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,不服摩西的250個首領最後被神滅於地縫中。
但是尼坦雅胡終究不再是蒙受選召的人。中間派在野領袖拉皮德(Yair Lapid)和民族主義色彩濃厚的極右翼領導人班奈特(Naftali Bennett)拼湊出團結政府,今天在以色列國會(Knesset)信任投票中過關,依照輪替協議先擔任總理的班奈特率內閣宣誓就職,長達12年的尼坦雅胡時代正式謝幕。
新政府成色駁雜,包含跟尼坦雅胡徹底鬧翻的前幕僚們所領導的3個小黨。右翼陣營甚至打破長久以來的禁忌而與阿拉伯裔政黨結盟,使得這個猶太國家政府中首度出現伊斯蘭政黨。
這讓尼坦雅胡陣營痛批班奈特「變節」,要他摘掉頭上的猶太教小圓帽。由於言論偏激,即使尚未就任,當局日前已增派警力保護班奈特和副手夏克德(Ayelet Shaked)。以色列國家安全局(Shin Bet)就社媒上的煽動性言論提出警告。當前政治氣氛令人想起前總理拉賓(Yitzhak Rabin)1995年遇刺時的以色列。
宣誓後,班奈特照例將率內閣與總統合照。所屬政黨在最近大選中只獲5%選票就把他拱上權力舞臺,創以色列歷史紀錄。他也將是第一個戴猶太教小圓帽的以色列總理。
然而,千斤重擔現在壓落在這位49歲新總理肩膀上,班奈特得率領以色列歷來最「多元化」政府,克服當前時空和歷史環境下的諸多逆境,證明拉下尼坦雅胡有道理。
猶太復國主義者班奈特右派意識形態鮮明,與典型中間立場、將於2023年接替執政的特拉維夫(Tel Aviv)世俗派拉皮德迥異。但報導說,相對年輕(拉皮德較長8歲)的兩人氣味相投,意識形態不同但是價值標準類似,而且彼此惺惺相惜,這些都成為以色列新政府成敗的關鍵。
如果能夠繼續巧妙地延續互信,他們執政路上也許可以擦出令人驚豔的火花。
但是資本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、保守派和自由派、世俗派與宗教派、穆斯林與猶太人為伍的新政府,如果他們後來各自變得身不由己,這樣的結合不無成為政治地雷陣的可能,使得執政聯盟變成以色列政治史上最畸形、最複雜而且問題重重的政府。
如果尼坦雅胡徹底退出政壇,為了拉他下馬而擺出的這盤政治棋局註定將會曲終人散。如果尼坦雅胡一如預期地成為國會在野領袖,則他所帶來的威脅將成為維繫新政府的黏合劑,但這也意味他對政壇的影響力恐怕會陰魂不散。(中央社)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