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國會才復會就馬不停蹄通過直接或間接與中國相關的法案,其中太平洋夥伴關係法獲無異議通過,內容要求與台灣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等緊密合作。法案多次提到的太平洋島國論壇,日前才上演兩岸近距離外交拉鋸。
美國國會昨天復會後,馬上進入「中國週」(China Week)。眾議院議長強生(Mike Johnson)7月在智庫預告,將在今年年底前簽署一票與中國相關的重要立法,「授權下一屆政府在(執政)首日就能打擊敵人的經濟」。
昨天通過的法案裡,除了「台灣衝突嚇阻法案」與台灣直接相關外,「太平洋夥伴關係法案」(Pacific Partnership Act)也提到台灣,兩案都獲得無異議通過。
「太平洋夥伴關係法案」今年初由代表夏威夷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凱斯(Ed Case)提出,內容要求美國政府進一步制定多面向的太平洋島國政策,以協助區域尊重主權及政治獨立的國家促進安全繁榮等。
法案指出,美國應與澳洲、日本、南韓、紐西蘭及台灣等在太平洋島國已有互動關係及利益的盟友和夥伴,以及「太平洋島國論壇」(PIF)等區域機構密切合作。
比起其他「中國週」輪番上場的法案,這項法案針對性較低,通篇未提到中國或中國共產黨,內容要求總統與國務卿協調制定「太平洋夥伴關係戰略」,評估太平洋島嶼地區面臨的威脅和壓力,相關因素來自天災、非美國軍事行動、經濟脅迫與腐敗等。
根據法案,總統應與澳洲、日本、紐西蘭、台灣及太平洋島國論壇向太平洋島嶼提供援助的計畫進行協商。
在法案中7度出現的太平洋島國論壇,近期再次成為兩岸外交角力的戰場。
南太平洋是兩岸外交戰的主要場域之一,太平洋島國論壇更是雙邊都有派代表參與的區域活動,今年8月台灣派出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率團參加,中國則由太平洋島國事務特使錢波與會。
論壇登場前,已有報導指台灣前邦交國索羅門群島替北京出手,打壓台灣明年的與會權。論壇落幕後,領袖公報上了架又消失,最終版本不見「台灣參與論壇地位不變」的文字。
田中光日前於記者會指出,公報還在草擬階段就被放上網,提及所有領袖再次重申與台灣在1992年的決定,中國無法接受,用盡蠻橫方法要移除草案。
昨天美國眾議院在討論這項法案時,共和黨籍議員羅德薇(Aumua Amata Coleman Radewagen)表示,近年來中國共產黨動作來勢洶洶,試圖增加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。2022年的安全協議被視為令人憂心的警鐘。中共正在施壓島國,賄賂當地執法部門以影響地方選舉。
索羅門群島2019年宣布與台灣斷交,轉向北京。2022年4月與中國簽署安全協議。
羅德薇也提到,這項法案要求美國與澳洲、台灣、日本及紐西蘭等盟友和夥伴協調合作,確保區域援助計畫不重複又能互補。
眾議院通過這項法案後,法案將送交聯邦參議院審議。參院同意後,法案再送白宮交由總統簽署正式生效。不過,美國總統及國會選舉不到60天就要舉行,國會10月又要休會一陣子,大幅壓縮立法闖關時間。(中央社)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