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韓近期有調查發現,國高中生的語文能力正在急速下降,對於部分詞彙的理解力不足,讓教育團體很擔憂,同一時間,南韓餐飲業的招牌,也有弱化韓文的趨勢,只用英文或日文等外語標示,讓部分民眾感到困擾。來自TVBS新聞合作夥伴-YonhapnewsTV的報導。
建築物掛上巨大中文招牌,乍看以為來到中國大陸的某條街,但這裡其實是首爾鍾路區的一間中餐廳。鏡頭轉到首爾弘大入口站附近,這裡也有很多異國風情的店鋪,餐廳、咖啡廳、服飾店,招牌大部分都是外語。
YonhapnewsTV記者:「這條巷子裡的大部分店鋪,都使用英語或是日語的招牌,很難找到用韓文書寫的招牌。」
部分南韓民眾表示,考量到外國遊客的需求,可以理解店家使用外語招牌,但即便如此,過度使用外語很不方便。
南韓民眾:「外語招牌幾乎佔大多數,考慮到外國人經常來韓國玩,雖然繼續用也可以接受,但是常常光看名字不知道這家店是賣什麼。」
依據南韓現行法律,如果沒有特別理由,外語招牌上必須同時標記韓文,但是招牌尺寸太小,或是建築物在3樓以下的情況很難管制。
YonhapnewsTV報導:「事實上根據首爾市透露,以去年為基準,首爾市內約20%的招牌,沒有韓文只使用外語。」
南韓國會近期提出戶外廣告物法修正案,無論建築物多高或招牌大小,所有招牌都必須同時標記韓文,不讓國民感到困擾。南韓政府努力維持韓文地位同時,有調查發現韓國學生的語文能力,正在急速下降。
YonhapnewsTV報導:「調查結果顯示,這種文字理解能力在小學、中學和高中學生間,達到了嚴重的程度。在韓國教員團體總聯合會的調查中,10名教師中有9名回答,『文字理解能力比過去有所下降』。」
調查指出,有高三學生不知道韓語的「風力」是什麼,有國三學生不知道韓語「首都」的意思,還有學生以為「頭髮自由化」的「頭髮」,是同樣發音的「兩條腿」的意思。
YonhapnewsTV報導:「有人以為『被褥』是『星座』,以為『族譜』是『豬腳』和『菜包肉』套餐的縮寫,從把意味著韓文『午餐』的詞,誤認為『中華料理』的學生開始,也有把『事件出發點』當作髒話的情況。」
但有專家認為,學生有可能是不知道上一輩,如何使用漢字,不見得是文字理解能力下降。
韓文學會理事 李文奎:「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詞彙能力,但是現在媒體變得多樣化,不同年齡層的語言使用環境,也完全不同了,年輕人的話一半以上我都聽不懂,從學生們的立場來看,我的文字理解能力很差吧。」
每年10月9日是南韓的國定假日「韓文日」,紀念世宗大王創立訓民正音,也就是現代的韓文字母,讓百姓識字。各地舉辦活動慶典,藉由節日提醒韓國人正確使用韓語,搶救日漸低落的韓語理解能力。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